《病虫情报》一代二化螟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(第3期)
一、发生实况及趋势
据市、县植保部门3月中下旬冬后调查,全市二化螟加权平均亩活虫量13137头,较上年增加47%,较近5年增加78%;其中,鼎城、安乡、汉寿、桃源亩活虫量分别为15862头、13129头、19066头、23914头,安乡、临澧、津市亩活虫量较上年分别增加141%、174%、186%。
经市、县植保部门近期对二化螟发育进度调查,结合性诱、灯下诱蛾及气象预报分析,预计全市越冬代二化螟盛蛾期4月21日至5月9日,蛾高峰4月27日至5月4日,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5月1日至5月17日,卵孵高峰5月7日至5月12日。
二、防治意见
各县(市、区)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,加强虫情监测,准确掌握二化螟田间发生动态,及时分区分类指导农民科学防治,主治早稻田和中稻秧田,狠治一代压低基数,争取全年螟虫防治工作的主动权。
防治适期: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初,二化螟虫口基数大的区域在5月中旬末开展第2次防治。
防治对象:主治一代二化螟,兼治稻蓟马、大螟等,预防稻瘟病。
防治药剂:防治二化螟可选用甲氧虫酰肼、溴氰虫酰胺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(2%以上)、阿维•甲氧虫酰肼、乙多•甲氧虫、氯虫苯甲酰胺(可适当提前用药,高抗性区域停止使用)等药剂;防治稻蓟马可选用噻虫嗪或吡虫啉。
稻瘟病常发区、老病区、易感病品种种植区(特别是中安2号等镉低积累水稻品种)要积极做好稻瘟病的预防,可选用三环唑(可湿性粉剂应在75%以上)、稻瘟灵(40%以上)、嘧菌酯(25%以上)、吡唑醚菌酯(微囊悬浮剂)、咪铜•氟环唑等药剂。
发生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田块,可选用阿维菌素或噻唑膦颗粒剂加细土拌匀撒施;未播种的中晚稻预防水稻根结线虫病,可联合使用氟吡菌酰胺、噻虫嗪对催芽露白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。
注意轮换用药与交替用药;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浓度配药,均匀喷雾,喷足药液量,确保防效;施药时田间要有3-5厘米浅水层,施药后保水5-7天;防治后及时检查防效,防效不佳的要及时采取补治措施。
公益提示:
1、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,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,促进农业绿色发展。
2、科学使用农药,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。
3、严格实施植物检疫,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